9月28日晚,“桂香闹秋夕,游园踏歌行”——唐文治书院2025年中秋活动在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南区1005-5333和5334教室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创新融合“游园会”与“音乐会”两大形式,书院全体同学参与,并得到了书院薛羽婷老师的全程指导和支持。
下午5时30分,活动正式拉开帷幕。现场设置漆扇、投壶、灯笼制作、灯谜四大主题摊位。各摊位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展开。漆扇摊位处,漆扇承载着同学们对非遗技艺的热爱,同学们在观赏精美漆扇展品、亲身体验漆艺制作的过程中,近距离感受非遗技艺的匠心巧思与独特韵味;投壶摊位处,这一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传统礼仪活动深受欢迎。同学们有序排队,踊跃参与,在投壶瞄准的互动中体悟古代礼仪文化的生动内涵;灯笼制作摊位处,同学们亲手组装小兔灯,穿线、固定、装饰,将中秋的团圆祝福融入每一处细节,一盏盏精致的小兔灯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灯谜摊位处,趣味谜面与传统文化知识巧妙结合,从中秋习俗到经典诗词,同学们在思索与抢答中揭晓谜底,在会心一笑间深化对中华传统文化深厚底蕴的认知。

晚6时,音乐表演活动准时开始。同学们在舞台上各展所长,以多样的艺术形式传达节日的祝福。唐梓晗、尤之妍同学首先带来竹笛和二胡合奏《良宵》,悠扬动听的旋律营造出团圆祥和的节日氛围,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随后,乔伟航同学带来琵琶独奏《相思遥》,婉转缠绵的琴声传递出中秋佳节的思念之情,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学。接下来,徐豪、薛量书同学带来合唱《烂泥》,真挚的歌声尽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平禾勰、梁锦睿同学带来吉他弹唱《十年》&《明年今日》,有力的吉他声迸发出在困境中觉醒与前进的蓬勃生命力;彭文韬和徐豪同学带来吉他弹唱《蓝莲花》,昂扬的旋律展现了对自由的向往与对初心的坚守。许天乐同学的独唱《The sound of silence》意境深远,引发同学们对现代社会精神困境的深度思考与共鸣;梁锦睿、余杜烜、徐豪、薛量书同学带来合唱《新地球》,歌声勾勒出人类文明的困境与未来救赎的图景,饱含梦想与希望。
校园乐队“哭泣玫瑰”带来摇滚乐《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激昂澎湃的乐声、饱含力量的歌词传递出深刻的哲理,将晚会的气氛推向高潮,赢得在场同学的一致喝彩。在随后的即兴表演环节中,话筒在同学们之间有序传递。王天逸、平禾勰、梁锦睿、徐豪、彭文韬等同学先后登台演唱,取得了热烈反响,现场氛围持续活跃。

丰富多彩的节目之间,还穿插着三个妙趣横生的小游戏,进一步拉近了同学间的距离、深化了节日体验。在“兔子的耳朵竖起来”游戏中,主持人依次公布两个关键词,参与者须带上兔子耳朵,背对屏幕,并在听到关键词时迅速竖起对应的耳朵,参与同学配合默契,赢得了全场的欢呼与喝彩。在“飞花令”环节中,同学们围绕与中秋相关的关键词,踊跃背诵古诗词与经典歌词,在诗词歌赋的碰撞中尽显文化素养,也让传统文学之美浸润人心。在“中秋知识竞答”环节中,全场同学积极举手抢答关于中秋起源、传统习俗、经典诗词的问题,在趣味互动中丰富了知识储备,深化了对传统节日的认知。游戏结束后,所有参与活动的同学都领取到了饱含佳节祝福的定制小礼品,让这份中秋暖意传递到每一位同学心中。

活动的最后,全体参加活动的师生上台并合影留念。至此,本次活动圆满结束。此次活动不仅为书院学子搭建了交流互动的平台,让同学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中秋佳节的团圆氛围与青春活力,还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们的文化自信、集体归属感与节日认同感,为书院文化建设注入了动力。
通讯:欧阳贤达
图片:宣传部
审核:朱泓机、潘乐煊、薛羽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