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唐文治书院欢迎您!

唐文治书院简介及2025级学生选拔方案

发布者:范宇轩发布时间:2025-07-20浏览次数:13

【院长寄语】

创办于2011年的苏州大学唐文治书院,是苏州大学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高地。唐文治书院秉承“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的院训精神,本着文史哲打通的办学理念,从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历史学(师范)、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师范)6个专业的新生中遴选苗子,集中培养。书院配备文史哲一流师资,全程实行“导师制”,营造立德树人氛围,培养具有文史哲宽厚学术背景和扎实学术素养的文科拔尖人才。办学十年多来,已经培养出了十届273名毕业生,其中有157位同学走出苏大校门,赴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有41位同学走出国门,赴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各国名校继续深造。欢迎大家选择报考苏州大学唐文治书院,我相信这将是同学们今生最为明智、最为自豪的选择!

——院长 曹炜

 

为进一步推进苏州大学“卓越人文学者教育培养计划”,苏州大学借鉴剑桥、哈佛等国外著名大学的书院制,参照西方文理学院的本科培养模式,于2011年成立了“唐文治书院”(简称文治书院)。书院以著名教育家唐文治先生(1865—1954)的名字命名,突出民主办学、敬畏学术、教学相长、自我发展的特征,积极探索打通文史哲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引导学生建立科学合理全面的知识结构,积极培养具有世界情怀和人文情怀,传承苏大精神和文治精神的复合型、学术型拔尖文科人才,努力实践新理念,探索新模式,形成新机制。

 

一、 全新的培养方案

唐文治书院强化文史哲专业融通,培养高水平文科人才。

书院采取注重“第一课堂”的书院培养模式,始终将培养从事文、史、哲研究的高素质学术型专门人才作为目标,探索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将从2025级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历史学(师范)、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师范)6个专业的新生中,择优选拔30名左右学生进入唐文治书院。书院录取之后,学生学籍即转入书院,由书院进行“小班化”管理。

书院在课程设置上打通文史哲,回到文史哲专业的基本面,回到中国文化的“原典”,强调经典研读,从传统出发并对传统进行创造性的转换,以现代的立场阐释经典,夯实学生的文史哲基础教育。书院设置通识教育、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三大类70余种课程,努力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为学生构建“底宽顶尖”的金字塔形知识结构。除部分通识课程外,主体课程都是单独编班授课。书院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着力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能力。除课堂教学外,特别重视阅读、讨论、作业等环节,部分课程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专题报告、课题讨论等方式,强调学生自主性的发挥。


二、 国际化人才培养

唐文治书院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厚植新时代世界情怀。

书院始终坚持“国际化”培养,鼓励学生“走出去”交流学习、 “带回来”经验体会,引导学生用世界眼光思考问题、用世界思维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引领人类文明进步、担当人类命运重任的信心和潜力。文治书院第一学年特别设置每周10节的英语课,强化英语训练,使学生真正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打好“国际化”的基本功。

书院不断提升对外交流的层次和水平,与部分国际名校建立了长期合作交流的机制。

一方面是“请进来”,聘请海外人文领域知名学者、教授为学生开设系列讲座。德国海德堡大学的瓦格纳(Rudolf Wagner)教授、哈佛大学的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教授、李欧梵教授、王德威教授、罗柏松(James Robson)教授、纽约大学的张旭东教授、加州大学的白先勇教授以及威尼斯大学的李集雅教授(Tiziana Lippiello)等均受邀为书院学子开课,与学生直接交流与探讨,极大地拓展了书院学生的国际视野。

另一方面是“走出去”,积极推荐优秀学生到国外一流大学研修。书院的学生分别赴剑桥大学、杜克大学、爱丁堡大学等国际知名学府进行游学,参与了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暑期研习班、意大利威尼斯大学暑期研习班、英国剑桥大学暑期研习班、日本宫崎公立大学暑期语言文化研修项目、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项目等海外交流项目十余项。


三、 强大的师资阵容

唐文治书院配备强大师资阵容,发挥大师引领作用。

文治书院采取教授联合授课的方式,以高薪聘请的方式,遴选配备文史哲一流师资为书院学生授课。以小班授课、小班研讨为特色,师生之间互通无间。教师注重研究性教学,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训练,鼓励学生自主深度学习。

除了本校文史哲专业的一流师资外,延聘海内外著名教授或著名作家主持常设性的讲座课程已达110余场。除前述海外学者外,还有北京大学的陈平原教授、戴锦华教授,复旦大学的葛兆光教授,清华大学的汪晖教授、刘东教授,浙江大学的孙周兴教授,著名作家贾平凹、曹文轩、毕飞宇、迟子建、阿来、阎连科、刘亮程等人都亲自为书院学生授课,进一步优化了学生知识结构,拓展了课堂的广度和深度。

与此同时,文治书院始终实行全程“导师制”,聘请文史哲院系中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教师担任导师,负责在大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导师制强调导师和学生平等交流,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师生共同发展,从而实现教学方式上的因材施教,教育内容上的德智并重和教学环境上的宽松自由。

 

四、 独特的管理模式

唐文治书院营造立德树人氛围,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书院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将思想引领作为学生管理的重中之重,注重学生的价值塑造和人格养成。书院坚持引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举办参加各类读书沙龙、文化参访、辩论赛、新生英语短剧大赛、郊游踏青、社团组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组织成立文合爱心学社在敬老院、孤儿院和图书馆进行大量志愿服务工作,拓展了学生的社会视野。

书院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在学习方面,每一届学生均拥有一间固定教室;生活方面,实行“集中住宿制”,学生享有相对独立、比较优越的住宿条件,男女生宿舍区各有专门的活动中心、阅览中心、生活间等设施。集中住宿有助于拉近学生距离,增进学生同窗感情,增加学术交流机会。

学生事务中心发挥了服务书院、沟通师生的功能。连续举办了十一年的“文治读书会”,并定期举办读书沙龙,邀请学生分享、导师点评,将阅读习惯融入书院学生的生活中;由学生主编的《文治学刊》已印刷发布25期,刊发书院导师、学生撰写的学术论文和文学创作;以学生为主体运营的“文治”微信公众号,以“互联网”为载体,以“新媒体”的方式记录书院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所思所想。

 

经过十余年的改革与发展,书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术研究人才,他们拥有:

优秀的英语水平

书院学子在各级各类英语竞赛中屡次斩获佳绩,李嘉铭同学获得第五届全国口译大赛(英语)华东大区比赛一等奖;张菁宸同学获2019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省级二等奖;李晓同学获2021年全国高校创新英语挑战活动英语词汇赛全国二等奖;吴思奕同学获第七届“高教杯·中国频道杯”全国主题英语演讲大赛全国二等奖。近三年来,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书院学子屡次斩获佳绩。2名同学获得C类一等奖,13名同学获C类二等奖,14名同学获C类三等奖。另外在“LSCAT”杯江苏省翻译竞赛中,书院同学近三年内共获省级二等奖5次,省级三等奖及优秀奖8次。另有二十余名同学在各类英语竞赛中获奖。

高比例的深造学习

近5年(2020届-2024届)的毕业生中,56.1%的学生成功升学至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985、211高校,72.1%的学生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深造。

卓越的写作能力

2011级的王宇林同学获得第五届“新纪元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短篇小说组二等奖,2015级的张煜棪同学在《钟山》杂志发表小说《没有手腕的河》,2017级的许非同学获得了“第十九届中国少年作家杯”一等奖、“中国青年作家杯”二等奖,2019年许非同学和汪祖康同学分别获得第七届“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短篇小说组冠军及一等奖。2022年,刘明居同学和孟庆宸同学在《青春》杂志分别发表了小说《智能》和《城市猴子》。2023年,栾峦同学在《扬子江诗刊》中发表作品《沉睡的鸦》。

出色的科研能力

书院学生先后参与了110余项国家、省、市(校)级科研、科创项目,其中8个项目入选国家级(省级重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连续两年进入青年中国行百强团队,一支团队获得年度“调研中国”优秀参与团队。书院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2022级郭雨宸同学获2024年度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在校期间,书院学生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文学作品近百篇;走出书院,在“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中,2015届毕业生王宇林同学获省级二等奖、2019届毕业生白新宇同学获省级三等奖、2021届毕业生钱毅珺同学获省级一等奖、2022届毕业生邹雯倩同学获省级一等奖、2023届毕业生黄奕扬同学获省级三等奖。科研与实践相结合,在创新创业竞赛中,《重探红色载体,挖掘红色基因——再走三城红色初心之路,争做新时代红色传承人》项目获“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省级二等奖。



唐文治书院2025级学生选拔方案

  为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努力探索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25年,苏州大学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继续从文史哲专业(包括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历史学<师范>、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的录取新生中,择优选拔认同书院制人才培养理念,道德品质优、学习成绩好、有发展潜质的优秀学生加入唐文治书院。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 选拔人数

2025年拟选拔人数初定为30人左右。

 

(二) 选拔对象

录取在苏州大学(文学院、社会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史哲专业(包括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历史学<师范>、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的全日制本科生。 

 

(三) 报名方式

网上报名时间:自“网上报名系统”开放起(具体开放时间请关注迎新网站),至2025年8月10日止。逾期系统将自动关闭。

报名一律采用网上申请的形式。申请者需登陆苏州大学迎新网站:http://welcome.suda.edu.cn/

根据提示进行网上报名、填写及提交申请。提交成功后,请将《苏州大学唐文治书院2025级学生选拔申请表》进行打印。

申请者在网上报名的同时,须提供以下五项材料:

1. 用A4纸打印的《苏州大学唐文治书院2025级学生选拔申请表》签字后扫描成电子版。

2. 中学阶段主要获奖证书扫描件和其他证明自己优势的材料扫描件。

3. 本人身份证扫描件,近期正面免冠电子照片一张。

4. 小论文:《以学术为志业》(须由申请人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撰写,字数1000字以上)

5. 一份不超过3分钟的视频资料,视频内容可包括自我介绍、书院制之我见以及申请优势等。

以上材料请按顺序整理好,请以“姓名+学号(唐文治书院申请材料)命名,发送至邮箱:

twzsy2011@suda.edu.cn

注意事项:申请材料应当清晰、真实、完整。唐文治书院在收到学生申请材料后将及时在网上报名系统中确认,请注意查询。

 

(四) 选拔程序

1. 资格初审

时间:2025年8月11-13日

对于在规定期限内发送邮件且内容和形式符合要求的申请材料,唐文治书院2025级学生选拔工作小组将进行初选评审,确定参加视频面试的学生名单,学生可在“网上报名系统”中查询初审结果。

 

2. 视频面试

时间:2025年8月14日

唐文治书院成立视频面试专家组对初审入围者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创新想象、交流表达、外语口语、心理素质等方面。

 

3. 拟录名单公示

时间:2025年8月15日

按照选拔条件和视频面试成绩排名,结合申请材料,确定唐文治书院2025级拟录学生名单。该名单经学校审定后将在苏州大学迎新网站和苏州大学唐文治书院网站上进行公示,接受学校和社会监督。

 

4. 录取名单公布

时间:2025年8月20日

唐文治书院将在苏州大学迎新网站和唐文治书院网站上公布最终录取名单,并及时通知相关学生。

 

(五) 监督机制

1. 为保证唐文治书院学生选拔工作的公平公正,学校纪委、监察处将对唐文治书院选拔录取工作全程监督。

2. 申请者应本着诚信的原则,申请材料必须属实。书院将严格审查所有材料,如有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将取消选拔资格。

 

(六) 联系方式

邮编:215123

电话:0512—65880236

0512—65880757

0512—65885303

18114751615(薛老师)

13812654454(李老师)

传真:0512—65880757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仁爱路199号

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1005-5218室

电子信箱:twzsy2011@suda.edu.cn 

书院官网:http://twzsy.suda.edu.cn/

书院招生咨询QQ群:1029059621

 

(七) 本实施方案由苏州大学唐文治书院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