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唐文治书院欢迎您!

唐文治系列讲座之六十四: 思想的轨迹:诗歌研究与论文写作 ——以北岛和艾青为例

发布者:曹宜峰发布时间:2019-06-17浏览次数:336

614日晚,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东南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点先生做客唐文治书院,为书院同学带来了一场题为“思想的轨迹:诗歌研究与论文写作——以北岛和艾青为例”的讲座。

首先,李点教授介绍了文学与诗歌,文论与诗论的关系,并提出无论是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是文学的精华。因为现代诗正是基于古典诗才能创新发展,所以李教授简单讲述了他对古典诗歌的印象,他认为自我、秩序与完美是古典诗形式的意义,而山水与自然的题材则是古典诗形式的悖论。

随后,李教授从以下几个方面表达了他对现代诗的一些看法:

一、现代诗的“无序”

“无序”可分别从现代意识the question of the self、形式多样freedom from restraints与语言张力meaning and difference去考察。接着,李教授以现代诗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地铁车站)为例,论述了何为“无序”。

二、诗歌研究要素

李教授同样将此问题分为了三项,分别是“欣赏与批评:谁是读者?”、“专业化:学术传统与规范”、“理论化:新批评,后结构主义等”。李教授借用了一句话来分析此问题:我们的意义是符号间永久的循环。

三、北岛的研究

在这一段阐释中,李教授讲到了当代诗人的命运,并将一问题分为中国和海外两部分。李教授还籍此谈到了政治阅读、中国诗歌与世界文学。

在对北岛及其作品进行分析时,李教授认为“悖论”是北岛诗歌的第一大重点他表示悖论是意义游离在两个对立的概念符号之间,并举了《回答》中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为例。李教授还提到了其他一些悖论诗句:“自由步步为营”“你没有如期归来,而这正是离别的意义”。

四、艾青的研究

在这一部分里,教授列举了一些自己的研究成果,如《母亲“缺席”与艾青的回乡之旅》,并对艾青与“大堰河”和亲生母亲的关系做了详细的分析。在这一部分,李教授还讲述了写作冲动的起源、文本材料和艾青研究、理论与视觉、文章结构等问题。

最后,在提问环节,李教授指出,汉学研究与文学评论是不一样的,他反对诗歌刻意追求某种寓意,认为诗歌最重要的是语言,诗歌的魅力来自于不可预知性,哲理是诗意的代名词。面对同学们关于诗歌的困惑,李教授对大家说,诗歌虽然不是拼凑的,但任何人都可以写诗,只要是有意义的一定会沉淀下来。

同学们对诗歌都有着浓厚的兴趣,而李老师广博的知识与丰厚的学养更是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同学们也由此对比较文学、海外汉学中的诗歌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通讯:范宇轩

照片:田壮志

审核:吴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