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唐文治书院欢迎您!

唐文治书院系列讲座之四十六、四十七:《去冷战批评与中国现代性》、《想象北京的方法:空间,情感,文学地形图》

发布者:曹宜峰发布时间:2018-09-08浏览次数:479

2018951830,独墅湖校区二期的10055339教室,来自美国Rutgers大学语言文化系副教授王晓钰老师与宋韦杰老师分别发表了题为《去冷战批评与中国现代性》与《想象北京的方法:空间,情感,文学地形图》的精彩演讲。本次讲座是苏州大学唐文治书院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海外汉学系列讲座之一。


讲座还未开始,会场就早早的坐满了人。除了唐文治书院的师生外,慕名而来的同学们把演播厅挤得满满,教室之中气氛热烈。王晓钰教授首先开始了讲座,她以相对轻松的口吻来切入题目,从当代出发,举了911”的例子引入话题,引发了同学们的深入思考。

紧接着,王晓钰教授又结合了丁玲参与爱荷华大学的写作计划的事例,设身处地的从同学们的角度入手,运用她广阔的跨文化背景与专业知识,把文化,政治与人性的冲突与比较横陈在听众们的面前进行系统的剖析。王教授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台下不时传来阵阵细声地讨论。


最后,王教授人道主义精神为她的主题进行了最后的升华,为演讲做出了完美的收尾。在保持讲座学术专业性的同时,她展现出了人道主义关怀,谨记了写作的初衷。宋杰老师也紧接着开始了自己的演讲。


宋伟杰老师紧扣着《想象北京的方法:空间,情感,文学地形图》的题目出发,将自己的话题落实于文学理论对方法的定义上,深度启发了同学们对文学概念的理解,拓宽了文学研究的道路。宋教授的课题涉猎广泛,他把古今中外中的北京形象加以系统的分类整理,从中提炼出自己的见解,让人不禁佩服他渊博的学识。他从作者的生平与时代背景出发,细致的分析其对这座城市的感情来发展自己的理论,一步步带领着同学们梳理出了老舍,林徽因,林语堂眼中北京城的模样。


最后,宋教授提前十分钟结束讲座,为同学们留下了珍贵的提问时间。同学们踊跃举手,就文学的虚构性与文学作品中城市与人的变迁等问题提出了疑问,王教授与宋教授也一一解答,条理清晰,给人良多启发。虽然同学们还有许多问题,但迫于时间的关系,2030分时,主持人在经过简短的总结后准时宣布了讲座圆满结束,并代表苏州大学唐文治书院及其他同学向两位教授表达了真挚的感谢。


                                                            通讯:宋子健

                                                            摄影:吴雨馨

                                                            审核:曹宜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