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唐文治书院欢迎您!

关于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读书会会议记录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12-16浏览次数:377

    关于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读书会会议记录

    会议时间:20131125

    会议地点:二期文综楼1002#2301

    会议主持人:田艺

    会议参与者:田艺、顾鸣轩、赵慧敏、王倩颖、田海翼、吴珍珍、王宇林、周立栋

    会议记录人:吴珍珍

    田艺:今天,我们将围绕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展开讨论。王宇林,先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王宇林:从中国的现当代文学的源流从何而起?中国新闻学源流按照周作人的看法,是源自明清小品散文,是从这个源头慢慢发展而来的。但是按照我们现在的文学发展观念来看,它不尽然或者说不是简单地从明清小品散文发展而来的。比如黄遵宪先生的看法就不是。

    田艺:那《欧游心影录》这本书所提倡的源流观点是什么呢?

    王宇林:在我看来,《欧游心影录》在这一点上并没有涉及到,只是在书的后半部分提到小说界革命和世界革命的时候才谈起这个话题。像刚才提到的黄遵宪,其实可以从黄遵宪的诗集方面入手,我记得上次一个老师也说过,可以从使馆官员比如驻法大使或者清王朝派出去的一些官员的文学作品中窥探到一些重要的东西,而这样的文学也是有迹可循的且具有重要的价值的,像元杂剧纪君祥的《赵氏孤儿》,这在法国、欧洲都是很受欢迎的。而《欧游心影录》也只是提到了一小段。

    顾鸣轩:对,我觉得梁启超的这本《欧游心影录》所描述的内容并不多,范而不精。所以我们要深入探讨,更深入的认识历史,去充实它。

    田艺:那田海翼和王倩颖再看这本书的时候有没有关注里面的革命、社会主义、科学主义等主义,这和你们所学的哲学有什么联系吗?

    赵慧敏:梁启超的这篇文章讲述了欧洲最广泛的现象就是把科学凌驾于哲学之上,将科学变成一种绝对的哲学。

    田海翼:我个人觉得这本书最深切地关怀是对中国社会的思想走向的关怀,破除了全盘西化的局面。姚传德老师曾经说过:五四运动导致了全盘西化以及民族文化的自卑感,像白话文运动。但是感觉上梁启超在当时就有一种想法:看到欧洲战后的一些衰败的场景,就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保留一种理性的、绅士的观点,虽然有点保守,但是却存有理性。

    赵慧敏:对,就是“要人人存一个尊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

    王宇林:当时梁启超去欧洲的时候,是在战后,欧洲人已经认识到当时的政治思想体系已经不适用了。

    田艺:梁启超这个人一直是在进步的,从戊戌变法开始,到后来与他的师父康有为分道扬镳,他一直处于一个进步的过程中。他心系国家大事,五四的爆发也与他有一些关系。因为他当时到欧洲的时候是战后,看到资本主义国家并不如描绘中的那般美好,对西方国家有一些清醒的认识,而威尔逊的“十四条和平纲要”也使得国内的一些人盲目地认为如此这般之后,中国更好的发展。但是他将巴黎和约中,中国所面临的严峻的情形传到国内。

    田海翼:对,梁启超就是文化上的保守主义和政治上的开放主义。他所写的《少年中国风》中就表明了他对中国的期望,希望中国可以强大。

    顾鸣轩:但为什么他看到巴黎的不足,将消息传回国内,引发五四运动之后,在运动中又表现得那么盲目呢?

    田艺:他只是把巴黎协会中中国面临的严峻情形传到国内,而由此引发的学生运动与他所想的是不一样的。书里面就描写了一个场景。一个美国人问梁启超:“你回国要把什么带回去?要干什么?”梁启超说:“当然要把西方的思想带回去。”美国人说:“我们的西方文化已经破产了,不行了。”梁启超又问“那你回美国干什么?”美国人回答说:“我回去之后就关起大门,等你们的中国文化来救我们。”

    其实这些变化与一战有直接关系。因为西欧一直处于世界中心的地方,但一战爆发后,一切的优越感都被打破,自信心、民主、理性等思想都被破坏,所以当时威尔逊的思想那么受欢迎。当时梁启超和他们谈墨子的兼爱非攻,受到极大的欢迎,而且他十分关注国际形势,他通过巴黎和约以及之后一系列的事件,推测出由于列强之间的分配不均匀肯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再次发生战争。此外,他一直强调青年一定要了解本国的文化。因为当时大量的西方文化涌入中国,青年学生就忽视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他提倡青年学生一定要关注本国文化,然后为中国富强而努力。

    王宇林:我也认为梁启超一直在进步,也就是现在的梁启超在否定之前的梁启超,不断的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