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唐文治书院欢迎您!

唐文治书院系列讲座之三十三:二十世纪历史解释问题的一些思考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11-21浏览次数:127

    唐文治书院系列讲座之三十三

    ——二十世纪历史解释问题的一些思考

    20161114晚,师生济济一堂,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清华大学汪晖教授将在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1005-5339为唐文治书院系列讲座进行一次讲演。1830分左右,在王尧教授的陪同下,汪晖先生准时步入会厅。在王尧教授简明扼要的介绍下与众人的掌声中,汪教授上台开始了题为《二十世纪历史解释问题的一些思考》的演讲。

    首先,汪教授回忆了自己在苏州的一些往事并表达了对苏州大学的亲切感。随后,汪教授就二十世纪提出了“短二十世纪”的概念。汪教授提到1901年梁启超在《论帝国主义之发达与二十世纪之前途》中首次使用“二十世纪”的概念做标题。汪教授也谈了自己的想法:一、二十世纪是建立当代时间观念,从时间的断裂中展开,但从时间上无法认清,需要加入空间的维度而加以把握。二、引用梁启超的观点道出二十世纪的显性标志:经济上的融合、物理的发达、人口的扩张和帝国主义的出现。三、二十世纪伟大之处在于蓬勃的创造力和产生的巨大的政治能量。它有变化密度大、影响大的特点。四、关于二十世纪主题的看法:国家问题要从政治意义上研究、文化基础上政治范畴的重新改造和人民战争是自我的否定。

    针对“世纪”一词,汪教授回溯了它的历史:1907鲁迅的《文化偏执论》使用“世纪”一词。对此汪晖教授解释道,“世纪”概念是从二十世纪开始使用的,之前并未用于学术叙述,是独特时刻的界定,之前的世纪是创造出来的。

    演讲之中,很多见解使听众大饱耳福,比如关于革命的:俄国十月革命、中国革命与英法革命不同——英法是以具体事迹为标志,而中俄则是一系列事件;关于历史的:欧洲历史成为规范存在于中国历史中,同时汪教授也表达了困境:二十世纪基本概念发生语词替换现象,打乱了历史谱系。

    不知不觉中,演讲已超出了预定时间半个小时,但教授的兴致丝毫未减,怎奈时间匆匆,夜也更沉。欢迎下次再开讲吧!随后汪教授曾经的同窗刘祥安教授作了精彩的点评。之后的提问环节,师生都积极参与,将自己关心的问题与汪教授作了交流,看的出,都有所收获。最终,在或坐或立师生的热烈掌声中,讲座完美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