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唐文治书院欢迎您!

唐文治书院系列讲座之八十六:全球史的方法与比较文化研究

发布者:范宇轩发布时间:2020-12-14浏览次数:328


2020年12月10日晚,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波恩大学文学硕士、哲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李雪涛教授应邀来到唐文治书院,开展了一场主题“全球史方法与比较文化研究”的讲座。




 

李雪涛教授首先对书院培养敬畏学术的人才的理念给予认同,他认为此理念真正体现了现代大学的精神。后他以冯至“十四行诗”“一个寂寞是一座岛,一个个都结成朋友,当你向我拉一拉手,便像一座水上的桥”作为开场白又根据雅斯贝尔斯等人的哲学观点提出全球史应有的交往主题:交流是人存在的普遍性前提人就是由其现实存在的对话构成的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之后,他强调,并不存在一个本质主义的中国文化的概念。文化都在比较中产生对于文化的阐释是一个过程具有历史性。而比较文化研究是一门运用比较方法研究两种或多种文化之间异同的学科研究目的是认识自己文化的来源探寻文化之根。接着,他就何谓全球史这一问题展开论述依据《西方的兴起》这本标志性著作提出“全球转向”的概念——这是当代全球化背景下历史学的产物,是历史研究和书写的一种新视角新方法,也是从整体观和联系观的角度来编纂宏观世界史或考察微观个案。

同时作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全球史研究院/历史学院的院长,李教授表示北外建立全球史研究院的宗旨是要构建一种包括中国史在内超越国别史的视野互动中理解世界变迁息息相关的世界全球史以此为契机,他引出:全球史的基本理念在于互动观。就此,李雪涛教授举了小提琴琴弓、香波等几个全球互动产物的例子阐释了民族文化的互动现象。他认为,全球史观念应反对任何的中心主义要具有整体史观,能够将研究对象置于广阔的相互关系情景之中来理解和考察还要具备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各种自然科学的方法都运用到全球史的研究中。他紧接着举出中国民间故事中医药等几个例子,提出“纠缠史”这个术语收束了对世界全球史的论述

接着,李雪涛教授认为作为方法论的全球史中,翻译能增强视角多元性,文本的转换会产生新的多元视角,加深看问题的深度通过分析歌德与马克斯·缪勒的名言,说明翻译与思想有着玄妙的关系不懂外语的人很容易落入本质主义的怪圈。

而后,李雪涛教授就欧洲中国文史哲研究进行论述。他先后通过罗哲海教授的儒家伦理学、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期”理论、美国道德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阐释了哲学家的问题意识他还强调要重构文化传统赋予历史唯物主义以新的形式认为这一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后,李雪涛教授又依据汉学家许理和认识中国的特殊视角阐释了历史学家文学研究者的问题意识。




 

最后,李雪涛教授简要地提出了他对文治学子未来的展望:做学术的人要有洞察力,能够沉下心来,对研究时遇到的问题做出深入的分析。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通讯:张可欣

拍照:叶珂源

审核:范宇轩 李思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