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唐文治书院欢迎您!

唐文治书院系列讲座之九十五:用个人生命探测时代深度

发布者:范宇轩发布时间:2023-03-12浏览次数:10

2023311日上午九点,《江南》杂志主编、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奖得主钟求是老师和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助理张引墨老师应邀来到苏州大学为唐文治书院学子开展了一场“用个人生命探测时代深度”为主题的讲座。



张引墨老师首先问钟求是老师,他是如何走上文学之路成为作家的。钟求是老师解释说这与他少年时期的经历有一定关系。少年时代的他拥有旺盛的好奇心,常在街上四处观察探索,热爱读书,曾读完县图书馆里所小说。这些经历阅读像文学基因一样入了他的身体,指引着他的人生方向。虽然在大学他所读的专业是经济系,但他对文学的热爱并未因此减退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写小说滋养自己的文学兴趣。在写作中他遇到过一些困难,曾暂停写作,但朋友不幸在匈牙利去世后,他决心重新开始写作,创作与发表了处女作《诗人匈牙利之死》。



接着张引墨老师又向钟求是老师提出了“爱情是什么?与作家的关系是什么?”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钟求是老师提及他少年时代经历的一场恋爱。这场恋爱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他的写作提供了直接的推力。他对情感女性细节的把握理解很大一部分就是通过这次恋爱,这也使得他的作品中出现的女性形象生动而鲜活

最后钟求是老师阐述了关于“怎样写出压得住岁月的东西,不被时代淘汰”的见解。他认为文学创作要把握好三个维度,一是要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正如《等待呼吸》中的年轻人带着理想主义的情怀思考社会与时代那样;二是要处理好人与自我的关系,正如《地上的天空》所展现的,平凡的人也能建立起丰富的精神世界;三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如《宇宙里的昆城》呈现出的以宇宙的宏大视角来打量人类的主题,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钟求是老师总结道:“只要还有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存在,文学就没那么容易被推向边缘。”



最后钟求是老师和张引墨老师回答了书院学子和热心读者有关小说创作问题的疑惑,并对学生们予以支持和鼓励。至此此次讲座圆满落幕。

通讯:徐天鸿 石浩禹

图片:宣传部

审核:王磊